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改革开放则兴且治,不改革开放则衰且乱

7月30日,《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出版,新华社全文播发了江泽民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他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历史,把提高历史素养放到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来看待。

中华民族历来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尤其重视历史的资政作用。中共几代领导人也都十分强调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即曾多次倡导读史。当前,中国正处在十八大前夕的重要历史时刻。继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党校讲话之后,江泽民的书序问世,倡导领导干部读史,有助于进一步达成全党共识。

读史读什么?江泽民指出:“我们必须认真总结和发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必须注重汲取和运用历史经验,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历史规律,正确借鉴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 他还说:“新形势下,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而且还要学习世界历史,善于从中外历史上的成功失败、经验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大势。”

以此可知,他的主张一是读中国历代治乱兴衰的历史,以鉴往知来;二是读世界史,以把握时代发展趋势。

看治乱兴衰,必须读历史上的“治与兴”之经验、“乱与衰”之教训。关于后者,最迫近清晰的史鉴,就是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称《决议》)。胡锦涛去年“七一讲话”以及温家宝总理今年人代会记者会的谈话,均特意提及《决议》。

正是这部《决议》,回顾了建国以前的28年历史,着重对建国后32年历史做出基本评价。《决议》认为,在1957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而在其后爆发了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这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灾难的内乱”。

 “文革”结束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历史隔离了两代人。正因为此,以《决议》为纲,回顾这段中国当代史上最大的混乱与灾难,于今天才格外有意义。

中国在漫长的发展史上,既有苦难也有辉煌,展示了规律也凝聚着经验。我们当然也需要汲取历史上安邦治国的良治之道,更需要总结当代历史上,特别是过去30余年中国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成功经验。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0多年来,两条红线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一是从集中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改革,二是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型。改革开放的直接成果就是中国经济崛起,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就可以看到,无论何等艰难曲折,继续改革开放,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正是关于“治与兴”的最可宝贵的经验。

在中共体系中,如何看待历史,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历史阐述,所反映的是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中共的思想政治路线。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人都不断地对历史经验做出阐释,以此回应分歧,形成党内共识。其中,最重要的一以贯之的认识,就是对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肯定。

应当承认,30多年来,对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质疑甚至攻击从未消失,来自极“左”势力的挑战不断出现。一些旧体制的拥护者,利用改革有待深化带来的问题,试图否定改革开放;一些人利用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误导民众,粉饰不堪回首的大动乱时代,声言发动第二次、第三次“文革”。这不能不令人想起当年“文革”狂热分子发出的“20年后见”的叫嚣。当时,邓小平就曾警告,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留下祸根,成为定时炸弹”。面对种种质疑和攻击,无论是执政党领导集体,还是各级领导干部,都需要用正确的历史观武装头脑,自觉汲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铭记“文革”浩劫带给中国的灾难,珍惜来之不易的正确路线,才能清醒地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

中共十八大将实现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越来越多的新生代走上领导岗位。为使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事业能够继往开来,就必须加强对历史知识、特别是当代史的学习,勿忘改革之由,践行开放之路,确保领导权掌握在改革信念坚定的政治家手中。这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话题:



0

推荐

胡舒立

胡舒立

264篇文章 4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创办人,现任财新传媒社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 胡舒立为“全球联合之路”(UWW)全球理事会成员,同时担任路透采编顾问委员会委员,以及 国际新闻记者中心(ICFJ)顾问委员会委员。 胡舒立于 2016 年 5 月获颁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