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今天中大传院成立十周年,有小型庆典外加新媒体研讨会。我的发言在此,表达了学院近年来一些对新媒体教学思考,也刊在此请教方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感谢各位光临参加今天我们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10周年庆典。我也想借此机会向各位汇报我们传院这些年的探索、发展和思考。

我们传播学院成立于2003年,在全国众多的传播学院当中,属于比较年轻的一批。回顾当初,学院一开始只有一个系,新闻系,招生60人,逐渐发展到今天,我们已是一个拥有三个系、两个中心的学院,在校学生达到1200人的规模。回首这个过程,我们心中有很多感慨。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夸耀取得的成就,恰恰相反,我觉得十年是一个反思的契机,借此机会,我们可以总结昨天,展望明天。因此,我更愿意将我们这十年的发展,看做是在新媒体道路上探索的十年。

尽管相对年轻,但我们这个学院自成立之初,就拥有一个立足于新媒体的、独特并具前瞻性的定位。当年黄达人校长在学院创立之初即说,中大要办一个不同于传统的新闻传播学院,办一个交叉学科的学院,是传播、计算机科学和艺术学的结合,能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尽管在十年前,新生的传院对于如何交叉,怎样发展,尚未形成清晰的思路,但自创办之始,就建立了一个适应新媒体时代学科发展的开放的学科框架,这体现在学院无论是学科定位,还是师资背景,都包含多个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和艺术设计学,甚至还跨越影视人类学,后来又有了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交互设计等背景的学人加入。这种多学科融合的架构和人才组合,为我们探索与新媒体时代更加契合的学科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当然,在这十年的探索之中,路途并不平坦,经过不少调整、转折和变迁。我们曾经面对许多困惑:比如,如何处理多个学科之间的关系,达到真正交叉学科的效果?如何顺应新兴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进行学科定位?如何建立符合这种需要的教学科研体系?等等。

这种曲折与困惑,可能并非中大传院所独有。它其实恰恰折射了这样一种现实,亦即互联网科技日新月益的发展,连续地、本质性地、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地改变了传播环境,以革命性,而非温和改良的方式,深刻地冲击新闻传播行业,进而对新闻传播的教育和研究提出巨大挑战。在这个行业急剧变迁、媒体去从难测的特殊时代,我们新闻传播的教育研究者到底该做什么,往哪里走,怎么才能走好?无疑,这正是众多同行在共同思索的问题。

做为一家新兴的、立足于新媒体的学院,我们感受到挑战,但也更多地看到了机会。我们看到,新媒体技术为新闻发现、新闻表达、新闻呈现、新闻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如果有意迎接挑战并实现机会,答案其实很明确,核心概念就是开放与合作,融合与创新。新媒体时代传播学者的努力,应着眼于是推动新闻传播行业与互联网技术和设计艺术的结合,推动人文与公益事业与互联网科技事业的结合,推动学术群与实践群的结合,以开放与合作的精神求得发展。这并不容易,其实是痛苦的学习过程,艰难的磨合过程,甚至是脱胎换骨的调整过程。

有一点显然非常清楚:媒体产业面临的转型挑战,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精神和物质成本。商业力量正是转型的推动力,可以直接支付转型成本,获取收益;新媒体技术与商业密切结合,使新媒体迅速发展,使我们所有的人尽享数字媒体时代之利。然而,商业驱动力,特别是阶段性的商业驱动力,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全部挑战。

当关乎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传播事项不具备商业价值时(例如公益传播),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就无法为之提供成长动力;当一些以社会公众利益为首要目标的重要产业的商业模式崩塌后,新模式需长期探索成败未测(例如新闻传媒),其自身就会面临产业边缘化之虞,其转型发展危机重重。

这是市场失灵。在新媒体革命性冲击的整体构成中,听任市场失灵继续,会对人类社会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社会公共力量参与,以广泛而富于远见的努力来纠正和补足,其中,独立于大公司利益的教育机构责任重大。

在这样的反复讨论与思考中,我们逐步看清了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去年与MIT联合召开人文新媒体论坛,让我们更清楚地看清这一点,并明确提出“人文新媒体”的概念,作为学科整合更清晰的起点,也是我们跨学科努力的较高的起点。

MIT的经验显示,在市场失灵的局面下,教育和研究机构可以承担重任,帮助应对市场失灵的问题。在MIT,大学成为提供新技术能力民主化的窗口(democratization of capability of new tech),让新技术资源更有效地服务于公共利益,一批具有人文理念的顶级计算机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和传播学者合作,他们密切地关注社会实践,关心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基本问题,实实在在地从事有益于公共利益的传播技术创新(Civic technology),并用他们的远见卓识和专业才智,做出了一大批开放的技术资源平台,让非专业人士可以免费获得、扩展使用。在MIT,科技正在与人文的目标相融合,人文理念正在成文引领科技发展的新动力,并发展出了切实的机制和平台。

显然,在人文新媒体的道路上,新闻传播学界有许多事可以做。我们应当促进互联网科技与新闻传播的基本需要结合,运用融合和创新的路径来发展学科,帮助和引领中国实现新闻业的转型,度过数字化冲击所带来的产业挑战,建造起理性和建设性的舆论平台。新闻传播学院应该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和问题,并为转型社会的信息传播行业培养人才。这是一条融合创新之路。

我们学院在谈到发展目标的时候,常说要 “于学界有建术之根,于业界有影响之力”。在研究、讨论和思考中,我们逐步找到了建"根"施"力"的方向。

近几年来,我们在这条“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的路上举步前行。首先,我们已经确定了以新闻传播学为核心、旁涉艺术学和计算设计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办学方针。实践表明,仅仅将几个学科放在一起,其实无法融合,反而只能各自发展,渐行渐远。真正融合的前提,是确立学科之间的主次关系,确立基础和核心学科的关系。

在此前提下,中大传院建立了三个系+两个中心的基本架构。三个系分别是新闻系,公共传播学系和创意媒体设计系。两个中心分别是交互设计中心和视觉艺术研究中心。

目前,新闻系是我们的基础学科,重在加强;公共传播学系建系最早,重在提升;创意媒体设计系是我们的特色,集合了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学的交叉学科优势,重在通过融合、强化人文精神,更好地发扬特色。两个中心则服务于三个系的教学发展需要,为全院提供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基础课程。

在上述学科架构整合的基础上,我们的学科融合也已经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个层面渐次展开。

在教学上,我们一直致力于培育和建立系列充分体现融合精神的课程,尤其是“文理融合”的课程。近年来我们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被我们称为“融创系列”的课程----《信息可视化》、《公益协同设计》和《媒体协同设计》《多媒体报道》等,这些课程都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法,多元的师资构成,并充分体现了文理融合和交叉学科精神,有助于培养文科学生以适应和领先新媒体时代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科研上,我们则也逐渐展开了人文视觉研究、媒介融合与传媒的数字化转型、社交媒体、公益传播与技术等新兴领域的研究。

学科融合的机制是融合平台的搭建,目前,我们已经初步搭建起了两个平台:一个是以全媒体新闻教学为导向的人文新媒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用于推动人文与科技的教学融合,另一个则是以新媒体科研为导向的全媒体研究院,目的是推动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课题,尤其是文理融合的研究课题。

在人文新媒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我们也正在引进在计算机科学和艺术设计学科中普遍应用的“工作室”制度,这种制度在新闻传播学科尚属新兴,但却是一种更具实效的实践教学模式。目前我们成立的工作室包括视频工作室,摄影工作室,交互设计工作室和电子杂志工作室。

依托这些实践平台,我们得以搭建起学术群,教学群与实践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的常规机制。具体包括,与岭南学院合作培养金融学(财经新闻方向)专业硕士,与政务学院联合开展政治传播专业硕士生的培养等。

除此之外,我们也正在走出学院,探索跨学院的学科融合空间,目前我们正在推动建立与中山大学软件学院、移动信息学院、岭南学院和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进一步常规化的合作机制。今后,我们最大的希望,是能够走出学校,走出广东,与全国的相关院校进行融创性合作,得到在座同行的支持和指导。

学科融合的根本其实是人的融合,即不同学科背景的师资和科研人员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在此,我非常为我们学院的教师队伍自豪,他们在过去的年间一直支持学院的改革,并已经成功地建立起了体现融合和创新精神的学科文化。

我想,人文新媒体,融创传播学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幻想。未来十年,我们相信,新媒体的发展将更多地与人文目标而非仅仅商业目标来引导,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互联网科技更多服务于公共利益目标,这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下一步要做的事仍然非常多,我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回头看,十年只是一瞬,我们会继续往前走,走得更快更好,期待下一个十年。谢谢大家!

话题:



0

推荐

胡舒立

胡舒立

26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创办人,现任财新传媒社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 胡舒立为“全球联合之路”(UWW)全球理事会成员,同时担任路透采编顾问委员会委员,以及 国际新闻记者中心(ICFJ)顾问委员会委员。 胡舒立于 2016 年 5 月获颁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