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朝半岛未来关键是朝鲜自己

六方会谈牌已出尽,和为贵是各方底线

朝鲜炮击与韩国“有争议”岛屿,半岛局势再度紧张。美韩、美日相继联合军演;中国外交部建议召开六方会谈团长紧急会议;韩国表示重开六方会谈并非时机。东北亚不稳定的局势令人关注。当前各方均不愿打,剑拔弩张后当有缓局。未来何去何从,惟有谋定而后动。

以朝鲜弃核为目标的六方会谈机制牌已出尽。辨清其间的得失,有助于理解东北亚局势紧张的缘由,正是构建未来可能的对话机制的前提。

2002年,朝鲜一边宣布发展核武器,一边力图与美国举行双边会谈,遭美方拒绝。两国最后同意,由中方任主席国,举行中、美、朝、韩、日、俄六方会谈。这一机制2003年8月底建立,会谈随半岛风云变幻而时聚时散,迄今共举行过六轮会谈。2009年4月23日,朝鲜单方面宣布退出六方会谈。

2006年以来,朝鲜先后进行两次地下核爆,今年3月又发生韩国“天安号”警戒舰被炸沉的恶性事件。现实无可争议地表明,朝鲜已经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如果对六方会谈期许过高,以为有从中国为主席的地区多边机制即可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目标,显然错了。

回过头来看很清楚:发展核武器的技术并不太难,以朝鲜之极权体制内向思考、以举国之力发展核武,仅凭其余五国或软或硬的沟通谈判是无法阻止的。以为朝鲜发展核武只是个对外谈判的砝码,以为其真实意愿有限,甚至以为朝鲜国内形势很快会朝有利于弃核的方向逆转,显然都是一厢情愿。有此大前提,则无法指望中国能对朝鲜的核武决策形成根本性影响,亦无法期望六方会谈可实现其初衷。

不过,六方会谈显然仍有重大意义,因为此会谈至少避免了可能发生在七年前的更激烈的对抗。

2003年3月美国入侵伊拉克,目标即为打击萨达姆政权的核武计划。这一行动在美国国内争议升级,原因之一在于事后并未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军事打击成为阻止其可能的核计划之最后手段却是事实。

在稍早的2003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曾对中国领导人表示,如果朝鲜继续核武计划,美国将对其发动军事打击。如果美国当时真在东北亚做这一选择,中国和韩国均难以接受,中朝美韩可能不得不摊牌。

此后的六方会谈,显然有管理和控制危机之效,中国在其间作用独特而显著。虽然六方会谈并未实现使朝鲜弃核之目标,但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的思维方式重新考量,则可看出会谈的意义,得出更为现实的结论。

当前,六方会谈显然已经无法在旧有框架下继续。朝鲜有核则博弈框架有了根本性改变。各方强硬则形成武力对峙,当前的局势紧张即是明证。以务实态度,中国政府提出“当务之急是防止紧张局势升级,决不能再做火上浇油的事情”,其实有道理。

中国的未来角色仍是为缓解危机尽全力,其底线应是守住国际法的惯例,其途径不排除主张以新的六方或类似多边对话机制以收缓和之效。12月1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在首届“蓝厅论坛”上的讲话中说,“解决各种地区安全问题单打独斗不行,孤军奋战不行,只有以合作求安全才是出路”,当含此意。

当前剑拔弩张的各方都不想真打。美国打击有核朝鲜风险过高,战略必要性相对有限;韩国首尔都市圈是经济和人口的重心,恰在朝鲜数万门火炮射程之内,打不起也不愿意打;朝鲜以政权顺利交班为当前急务,也对自身的综合国力心知肚明,以小打示威或有必要,但绝无大打的意愿和动力;中国当然不想打。各方都不想真打,故地区局势不致失控。

既然不想真打,则提醒各方切勿火上浇油至关重要,施压无效实应考虑更多妥协。围绕朝鲜弃核的六方会谈进行了七年,其中一个重要经验教训就是外部力量一厢情愿不解决问题,特别是不解决短期问题。未来求朝鲜半岛稳定、求东北亚和平,更虑及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所占世界40%的人口,中国、美国及其他有关国家的作为仍至关重要,多边对话机制还会发生作用,而务实、耐心与基于此的底线调整应提上议程。

朝鲜半岛稳定的关键还是朝鲜自身的未来演变。应当谨记,有核的朝鲜不可能再成为萨达姆治下的伊拉克,外部可施加影响,但已无法带来根本性变局。

不过,世界上多数与之相类的体制都已转变且因内因而变,苏东国家转型是最重要的例证,“冷战”结束只是其结果。国情各自不同,朝鲜何去何从还是要看其在现有治国模式下能走多远,但也不必过于悲观。

话题:



0

推荐

胡舒立

胡舒立

26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创办人,现任财新传媒社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 胡舒立为“全球联合之路”(UWW)全球理事会成员,同时担任路透采编顾问委员会委员,以及 国际新闻记者中心(ICFJ)顾问委员会委员。 胡舒立于 2016 年 5 月获颁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