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两会”格外引人关注,重心之一便是预算草案的审议。今年“阳光财政”的呼声空前高亢,有人大代表散发了对31个省级财政透明度的评分和排序,舆论也对此热切鼓与呼。这些均为可喜之事。

应该承认,今年政府提交全国人大的预算案,较之往昔确有进步。与同为危机之年的1999年相比,预算案文本字数从8000余字增加了1倍余,达到1.9万余字,信息充分了许多;较之上年,今年的预算报告有了更多的图表及名词解释,有助于代表、委员和公众准确理解。更重要的是,向全国人大报送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从51家增至95家(含人民银行),已经占到168家中央部门编制预算的半数以上,其支出说明部分也较前详细。

今年的政府预算报告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首次纳入了数额巨大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包括引人注目的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支。众所周知,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的收支情况以往并不纳入预算,仅以预算外的“土地账户”实施管理,从而弊端丛生。2007年以后的改革,已将土地收入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项下,实施预算内管理,但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本身从未提交人大审议,相关透明监督仍无从谈起。

此次人代会审议通过的政府预算在土地收支项目上体现了公开性。预算报告显示,去年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达13110.69亿元,相当于由税费构成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四分之一。其中,土地出让及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为10375.28亿元,占全部基金收入的79%。由此可见,地方政府除了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确实相当可观,且土地收入占大头,和此前学者的估算基本吻合。

过去,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地方政府将其大部分土地收入用于建设,且相当一部分用于一般性政府支出。但数据显示,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用途非常广泛,其中,37%用于征地、拆迁补偿以及补助征地农民,15.3%用于破产或改制国有企业职工安置,12.6%用于土地开发和耕地保护,3.6%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约1.4%用于廉租住房建设,而用于城市建设部分仅有29.8%,相当于总收入的三成。地方政府鲜有将土地收入用于一般性政府支出的情形。所有这些预算信息,对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和制定相应政策,了解“土地财政”实情,无疑将有很大帮助。

政府预算公布透明化的进步令人欣慰,但也应当承认,这项工作还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远。须知,人大代表和公众现在已获知的仅是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年预算案,并非完整的政府预算本身。例如,目前人大代表所拿到的预算主报告连用名词解释不过63页,相关中央部门预算也偏于简单,而笔者手头的河南省焦作市政府2008年市级预算,全部文件有八本之多,总计1200多页,内容虽以数字和表格体现,字数也当在百万以上。依常理可知,中央政府部门的完整预算内容一定更多、更完整。以94个中央部门及人民银行编制报送的部门预算推算,至少应当有近百本单册详细预算。这部分重要文件已由政府送至全国人大相关工作机构“内部公开”,却未与全体代表见面且公之于众,显然是极大的缺憾。

[subtitle=]
应当指出,让公众了解完整预算意义重大,而且切实可行。

在近年来创建公共财政体制的进程中,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改革已取得关键性进展,新编制框架下的政府预算相当清楚明晰,易读可析。在中国,中央一级预算单位试编部门预算始于2000年,当年即选择了教育部、农业部、科技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四个部门的预算报送全国人大。但当时的数据较简单,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标准繁杂、缺乏明细的粗糙框架。经多年酝酿试点,从2007年始,中国正式启动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摈弃旧有科目分类体系,采用了一套可以体现公共财政要求的全新收支科目框架。改革两年多来,预算编制已经走上新轨道,虽然改革最初设计的支出“功能分类”与“经济分类”二维结构尚未完全实现,但政府预算编制作为整体,已是面目一新。

2009年财政部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预算草案和报告,第一次全面采用了新科目体系的收入分类和支出功能分类。透过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详细预算,可以清楚地获知政府的收入来源,支出总量、结构、方向与用途,各个部门做了哪些事,钱花在了哪些方面。如将这样的预算全面公布,不仅便于人大代表审议时查阅援引,更有助于在公众监督下执行,是极有必要的。

预算透明,正是当初实施预算收支分类改革的主要初衷。如今,相关改革之舟已过重山,通过公布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现改革成果,促进财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改革,应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话题:



0

推荐

胡舒立

胡舒立

26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创办人,现任财新传媒社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 胡舒立为“全球联合之路”(UWW)全球理事会成员,同时担任路透采编顾问委员会委员,以及 国际新闻记者中心(ICFJ)顾问委员会委员。 胡舒立于 2016 年 5 月获颁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