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提前转发下期新世纪周刊社论----

【财新观察】如何化解流动性过剩风险?

以周期性措施应对周期性冲击,以结构性改革解决结构性痼疾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公开讲话总是引人关注。不过,11月5日,他在财新峰会开幕演讲中提出“池子说”,迅速激发市场猜想的热烈程度,还是令人吃惊。其实,比猜测“池子”具体形式更重要的还是对“池子”政策思路及其环境的理解,这关乎货币政策走向、防范金融风险的主基调。

 新兴市场国家如何应对美联储QE II(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负面影响,如何应对资本流入和本币升值的持续压力,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在财新峰会上,谈及短期投机性资金时,周小川说:“我们希望把它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让它泛滥到整个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去。那么,等到它需要撤退的时候,我们从池子里放出去让它走。这样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在宏观上能够减少资本异常流动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结合有关领导人此前言论,并细辨周小川演讲语境,不难看出,货币当局的应对之策相当清晰。周小川明确表示:“这个答案其实也是很多人都已经发现的了,都已经谈到了。”简言之,“池子”可在资本项目管制和总量对冲安排中找到原则答案。

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复苏步调不一、各国经济政策协调滞后,个别国家希望用“通胀不起,宽松不已”的政策实现复苏,流动性天量释放,加之套利机会广泛存在,使巨额资本流动成为必然。

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如何才能做到履险如夷呢?答案还是以周期性措施应对周期性冲击,以结构性改革解决结构性痼疾。在财新峰会上,周小川再次提到“中医和西医”的比喻,虽直接针对人民币汇率改革,但其渐进而行、在反馈基础上作动态调整、不指望单一措施起作用的政策思维,则可以普遍运用到宏观经济政策之中。

应对持续资本流入的周期性策略,主要在于实施宏观及微观层面上的逆周期调控,既要注重宏观政策上的总量控制,又要着眼于监管政策中的逆周期安排。历史经验证明,资本管制远不能完全奏效,流动性的冲击仍会波及金融体系安全和资产价格。此时,监管当局必须辅之以宏观和微观的审慎监管,保证金融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巴塞尔协议 III》对增加金融体系的逆周期性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举措,值得认真借鉴。

资本流动加剧有着深刻的结构性背景。在后危机时代,造成全球失衡的根源依然存在,各主要经济体回避痛苦的结构性调整,依然以周期性措施应对长期增长问题,结果难以实现强劲、平衡、可持续的增长。美联储的QE II政策即是周期性政策和结构性问题之间错配的突出表现。

因此,化解QE II及过剩流动性带给中国经济的风险,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艰苦的结构性改革。这一改革具有国内和国际两层含义。从国内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是使中国经济抵御外部冲击、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十二五”规划中将此目标置于空前的战略高度,有望迈出实质性步伐。从国际层面来看,中国应积极参与后危机时代的以G20为代表的国际治理,力图改变国际经济秩序、特别是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因素;同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步伐,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一席。

值得强调的是,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尤其应以理性平和的态度对待他国的政策,避免陷入道德激情,雄辩滔滔却远离问题核心,误导国民心理,并导致政策偏狭。演讲中,周小川一方面指出,在美国国内经济现状下,美联储采取数量宽松型政策,“这是可以理解的”,对于美国本土是一种“优化的选择”,另一方面,站在全球的角度来说,也指出了其“负作用”。针对“热钱”套利行为,他说,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首先在宏观经济上注意保持平衡,注意防范各种风险,尽量要防止投机性行为。同时,他也坦言,这是“市场经济的逻辑”,不可能完全杜绝套利等机会。这些论述值得中国和西方的“阴谋论”者冷静思索。

G20首尔峰会刚刚落下帷幕。会前和会中,针对美联储QE II政策,有批评、有辩解,而东道主韩国央行行长金仲秀则表示,现在评价美国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为时过早。这些纷杂的声音再次表明,强化国际协调是何等重要。长远来看,在国际范围内,营造应对“热钱”的“池子”,以辩证施治的思路推行结构性改革,显然任务更加繁重,意义更加重大。

话题:



0

推荐

胡舒立

胡舒立

264篇文章 3年前更新

财新传媒创办人,现任财新传媒社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兼职教授。 胡舒立为“全球联合之路”(UWW)全球理事会成员,同时担任路透采编顾问委员会委员,以及 国际新闻记者中心(ICFJ)顾问委员会委员。 胡舒立于 2016 年 5 月获颁普林斯顿大学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文章